400-028-4501

公司动态

Company Dynamics

了解我们的最新资讯动态

科普信息化需增强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引导力——基于江苏云科普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启示

        

一、江苏云科普信息服务系统简介

江苏省云科普信息服务系统(以下简称“云科普系统”)是在南京市科协“预见性介入科普知识传播系统”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来,主要基于闻道网络科普解决方案搭建,包括5个子系统:科普服务网络、科普内容服务、科普热点监测、专家远程答疑和综合管理中心。其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1.科普服务网络系统是指软硬件设备组成的物理网络,是整个“云科普系统”的基础。该网络拥有3个服务站点:一个服务于大屏网络,包括部署在基层单位的多个科普互动大屏以及后台管理工具;一个服务于手机客户端;第三个是配套微信公共账号。

2.科普内容服务系统负责科普内容的组织、整合、管理和发布,内建有5个核心功能。一是自动网络科普内容获取,使用语义搜索引擎技术从科普网站和报刊上进行内容搜索、提取、分类和聚合;二是数字科普内容产品订阅,作为职能部门、报刊媒体、教育机构的产品发布和共享平台,同时为科普服务站点提供产品订阅;三是大屏工作站自发布内容管理,将不同工作站点发布的个性化内容按地区属性和人群属性分类呈现,供省“云科普系统”手机客户端用户订阅;四是手机客户端自发布内容管理,主要用于“科普问答”功能板块,组织专家或科普爱好者为该手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答疑服务;五是第三方集成服务内容管理,用于开放式集成来自第三方的应用,例如集成政府部门的服务内容。

3.科普热点监测系统使用中文语义分析技术,实时监测新闻门户、微博、论坛等网民言论集中的互联网站点,进行数据挖掘、语义分析,识别和提取科普相关的关键词和热点话题,从而能迅速准确地针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科普”。

4.专家远程答疑系统用于保证省“云科普系统”服务的权威性,由专家管理、指派答题和征询答案三个子系统组成。专家管理系统负责专家注册、查询和信息管理维护;指派答题系统筛选出关键性科普难题,实现知识自动匹配并指派专家进行解答;征询答案系统是一个自助式互动问答平台,向手机客户端科普问答频道征集问题。

5.后台综合管理中心是“云科普系统”的“神经中枢”,提供上述四个系统的管理功能,可实现大屏科普工作站上的多级权限管理、网络监控和个性化定制。


二、闻道网络科普解决方案的信息化特征分析

1.利用移动互联网络实现便捷的资源管理以及内容订阅和发布

闻道网络科普解决方案立足于分布式的科普服务站点,各站点通过互联网络互相连接,并通过移动网络连接到用户终端。服务提供方可通过管理后台对系统中的科普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用户可通过互动大屏、手机客户端和微信公共号方便地订阅所需内容。并且,通过移动互联网络,内容提供商可与服务提供方高效协作,实现科普内容资源的交换、共享、购买和发布。

2.利用智能搜索引擎实现高效的内容生产、分类和聚合

闻道的解决方案使用智能化的搜索引擎,对互联网络已有内容资源自动进行提取、分类和聚合,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减少了重复建设成本。并且,内容的分类和聚合有助于内容服务方将散布于网络的碎片化科普信息重新整合,在保留信息来源的基础上重现科学传播的信息结构。

3.利用移动终端和用户数据实现互动式科普和个性化推送

由于采用了多级分布式的内容管理系统,不同地区的内容服务方可根据自身需求定制和发布特色化的科普资源,并且根据本地服务站点用户的订阅情况进行个性化推送,用户可使用移动终端在“科普问答频道”上与科普专业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互动。

4.利用语义分析技术发现科普热点

闻道的解决方案使用了自主开发的中文语义分析技术,基于科普敏感词和关键词对大型网站和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进行跟踪监测。充分适应互联网科普的即时性特点,迅速掌握科普相关的舆论动向,实现针对“应急科普”的“预见性介入”。对科普热点的及时回应可以增强网民在科学参与方面的热情。针对热点问题组织专业人员做出权威反馈,能够减少伪科学和反科学传播带来的冲击。


三、江苏云科普信息服务系统优化策略

针对科普信息化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持续影响,根据江苏科普信息服务系统的信息化特征分析,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1.加强公众关注的科学议题引导

面向并超越公众关注的议题设置有助于改善科学传播中的结构性缺陷。在气候变化和转基因的科学争议中,研究表明媒体是造成各国公众认知和态度差异的重要原因。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同样能够对公众关注施加巨大的影响。因此,科普信息服务平台应针对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结构特点,鼓励在国内关注不足、但是在科技与社会领域有重大影响的专题科普内容生产和发布。

2.创新公众科学的内容组织方式

信息技术被认为是解决“怎么普”的利器。“众包”式生产则为科普内容建设开辟了新的思路。然而部分科学传播领域的研究认为,面向公众的科学(公众科学)与原生的科学系统具有相异的结构。相应地,现有技术也难以针对碎片化科普信息进行科学素质要求的高维度整合。因此,必须依靠科学传播的专业人员,重新设计超越知识维度的内容组织方式,以此为基础进行 “众包”式的内容生产、汇聚和整合。

3.开展科普信息化的内容和数据研究

考虑到网络科普内容的时效性,为持续保持对科学素质的建构作用,科普信息化应是一个持续优化和完善的过程。其中,对信息化传播内容和用户使用数据的积累、挖掘、监测和分析应该同步进行。由此带来的好处之一是可针对公民科学素质要求进行内容设计,让科普信息化为提升公共治理水平服务;好处之二是突破现有的科普需求,增强政府部门在公共议题引导方面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升对公众关注之外的议题引导能力。

四、增强科普信息化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引导力

新时期的科普信息化工作应充分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中技术、媒介和公众需求的变化,也须警惕进入碎片化传播和浅、微阅读带来的误区和陷阱。一方面,公众的兴趣和关注应当被尊重,否则无法有效吸引其参与科学;另一方面,媒介分析领域的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关注在大的尺度上往往受到媒体议程的引导,并且移动互联网时代里自媒体的议程设置更为复杂多变。

科普信息化的根本目标是在公众参与科学的过程中,逐步构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和公共治理要求的、相对成熟的公民科学素质,这与碎片化传播及其衍生的浅、微阅读共同缔造的“即时性”公众关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此,一方面应利用新的技术和媒介,设计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的内容生产、信息传播和公众参与机制;另一方面,还应充分结合科学传播的自身规律,建立起政府部门、科学共同体、媒体和专业科学传播部门间的有序协作,处理好科学引导与公众关注的关系。为持续保持科普信息化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引导力,建议政府部门从如下三个方面深层次推进信息化项目实效:

1.加强公众科学内容的结构性设计

应立足于科学家和媒体的广泛合作,借助科学传播专业力量,做好科普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内容建设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预先形成超越知识维度的内容组织方式以及超越公众关注的议程设置策略,在此基础上再形成具体的内容生产模式。

2.重视项目知识积累和信息产权

通过技术手段管理科普内容资源和人力资源,形成自有产权的各类信息化项目数据和资料积累,在此基础上持续开展科学传播研究,逐步构建我国公众科学和公众科学传播的整体图像。

3.综合使用定量和定性评估工具

应把握移动互联网传播的规律和实效,也应兼顾科学传播的规律和实效,深入开展内容和数据的二次分析和研究。采用定量监测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开展内容监测和效果评估。


撰写人:王黎明 胡俊平 赵立新

来源:中国科普研究所官网http://www.crsp.org.cn/yanjiuguandian/010Q2452015.html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底部